保育之窗

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  保育之窗  家长论坛

小7班 李思岐爸爸 育儿心得

来源:党办 作者: 时间:2015年12月31日

三大手法

        小7班 李思岐爸爸

“熊孩子!气死吾也!”(父母做咬牙切齿跺脚状)“哎,咋生了一个这样的娃儿!把你塞进肚子里算了!(父母做世界清净状)是的,每个父母都有同感。原因是孩子想做的,父母不想做不让做;父母要求孩子做的,孩子不想做。两者不在一个频道上,所以孩子难管。在我的孩子成长过程中,经过总结揣摩,得出三大手法让孩子更容易管理。这三大手法是:无形手,机械手,有形手。

无形手:展示才华,用魅力征服孩子。讲《小红帽》的故事,讲完孩子让你再讲一个,你可以讲《小黑帽》《小白帽》《小粉帽》等等。怎么讲?发挥想象力,边讲边想,想到哪里讲到哪里,故事讲地很烂,孩子很高兴,很好奇,讲到要吐血,他还是一直吵着讲,兴奋到极点,高兴地无以言表,无形中培养了自己的高大形象。学校里教了歌曲,名字叫《小老鼠上灯台》。歌词是:“小老鼠上灯台,偷油吃下不来。喵喵喵,猫来了,叽里咕噜滚下来”。孩子给我唱了一遍,让我也来一遍,我就开始唱:“小老鼠上灯台,偷油吃下不来。汪汪汪,狗来了,叽里咕噜滚下来”。唱完以后,孩子依旧开心地不知所措,手舞之,足蹈之。上面是有固定题材展示才华。也可以有意识地向孩子展示他不会的技能。比如,打太极拳,金鸡独立,打滚儿翻跟头等等。孩子一看到就顿时心向往之,想学,然后就好好地传授他一番。用这些“无形手”不停地挠孩子,既增进感情,又开心快乐,又提升自己让孩子仰望的资本。

机械手:抓住孩子的需求,用需求制止孩子的不良行为。为什么叫机械手呢?因为孩子这时有不良行为,你只有用机械的方法来制止。这一招的魂在信,在神。就是每次都要守信用,不能说话不算话。神就是诡道,用地出神入化,变化无常,让孩子找不着规律。制止孩子的不良行为,有奖励性的和惩罚性的。个人觉得惩罚性的比较管用。举个例子吧,孩子不好好吃饭,可以用奖励的方法,说吃地又快又多又干净,就奖励一个你想要的小礼物,在这种需求的刺激下,吃地又快又多又干净。无数天后,尽管每次都奖励,但是效果越来越差,奖励变成习惯,最后变成无用功。奖励性的只能间隔用,偶尔刺激一下,何时刺激就要做到神,出神入化,让孩子摸不到你的心思,如果摸到你的心思,会故意耍赖,他想要一个胡巴,故意不好好吃饭,结果把你给整住了,很头疼,故奖励性的手段辅助用,让孩子开心,又不失去兴趣信心。惩罚性的制止孩子的不良行为,可以避免失效。孩子的需求很直白,一眼可以看出来,找出他最想干的东西,拿这个东西来制止他,一制必中。最想看电视,不好好吃饭就不能看电视,言出必行,不打折扣,打一次折扣要用无数次来挽回,不打折扣是关键的关键,天王老子说都没有用。奖励性的和惩罚性的配合使用,拿捏好分寸,揣摩“神”的妙处,做到变化多端,出乎意料之外。

有形手:打。个人认为打要做到四点。第一,分清事情的性质。只要是与道德底线法律相关的事情,必出手。第二,家人严格分工配合。确定打,家人分工好,谁出手打,其他人只管在旁边看,不阻拦,如果有一次阻拦,后面要打好多次,反复打,反复不听,最后锻炼出一个成功的“皮子”。第三,狠,打怕。不能手软,打地像挠痒痒,把孩子打笑,不如不打,反正不疼,也不怕,记不住,打有何用?打要狠,动静再搞大点,连狠带唬,要不几下就怕了。打怕一回,后面只要敲山震虎就可以了。第四,打完不用安慰。打完以后,冷处理一下,用其他的东西转移一下视线就行了。

以上是个人观点,每个孩子的成长环境不同,教育方式也不同,不一定都适用,只供交流,可取则取,不可取则弃。

 

总访问量:     今日访问量:

主办单位:昆山市张浦中心幼儿园 备案号:苏ICP备********

电话:0512-83639006 单位地址:昆山市张浦镇京东路158号

“义务教育规范办学专项治理”举报电话 :0512-57516860

技术支持:苏迪科技 | 即刻建站